第(2/3)页 罗家被缠的没有办法,只能放出消息。 善缘堂过几日就会开门,而且也会有香皂售卖。 这才把所有人都引去蹲守善缘堂。 罗侍郎销假,到了衙门,也被尚书和几个同僚围在一起闲话儿。 说起女子们的疯狂,他们这些男人都是哭笑不得。 就是尚书大人都笑道,“我家夫人昨日还问起这事儿,五十岁的人了,居然还容不下脸上几道皱纹。” 众人也跟着笑,都打趣罗大人。 “这就要怪罗大人了,这满城风雨,起码有八分是他们一家搅起来的。” 罗侍郎也不反驳,无奈叹气道。 “我家小儿多年痴傻,难得有几分希望,我自然不好错过。 倒是没想到,会惹女子们这般狂热。” 尚书大人替他解围,问道。 “要说根底,还是方家的小药堂惹出来的。 那方玉,之前也见过一面,只知是个心慈的,办差也还勤恳。 倒是不知道他家还有这样的本事,制药制香都如此出色。” 罗侍郎想了想,倒是正色应道。 “大人,既然说到这里,下官就多说几句。 并不是因为善缘堂赠送下官熏香,下官就为方玉美言。 实在是下官这次走了一趟桥安县,亲眼见到方玉如何治理桥安。 这才发现,方玉实在是个难得的良才。 他到了桥安县,除掉欺压百姓的捕快差役,弹压地痞,震慑属官,拉拢乡绅,手段很是果决老辣。 若是这般也就罢了,毕竟也有先例可依。 但他居然骑马跑遍整个县城内外,依据地势,带着百姓们种西瓜。 西瓜秧和种植技术都是从方家拿出,甚至同百姓们光着腿下田干活儿。 提前签订契约,保证百姓们秋日时候的进项。 百姓们没了后顾之忧,为了运送西瓜方便,又开始出力修路。 乡绅们捐献粮食,百姓们没有工钱,但能吃饱。 几乎发动了整个县城的劳力,听说还要把水渠河道都要一并修整。 这么下来,几乎是以方家之力,保证也带动了整个桥安县。 若是不出意外,秋日时候,桥安县的西瓜运到京都,绝对会收获一笔重金。 去掉税银,百姓们比之种粮食,进项多太多了。 百姓富了,会盖院子,嫁娶,采买衣食用物,整个县城也就活泛了。 明年肯定要种更多西瓜,也许西瓜价格要低很多,但总体来说,桥安县会越来越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