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们从京都过来,落脚城里药铺,再来我这里,就是为了说这些?” 孙玮不敢看父亲的眼睛,微微低了头。 庞氏扫了他一眼,有几分气恼。 最后,她深吸一口气,还是开口说道。 “爹,您在信上说,相中了方家的姑娘给裕兴做妻子。 我们昨日到了县里,也是打听了这姑娘的品行。 据说是个很孝顺,也很有福气的姑娘。 方家在金河县也是口碑极好,先前还因为救治灾民被皇上赏赐了一块‘良善之家’的匾额。 但是…” “但是什么?” 庞氏夸奖方家和方圆儿,孙老先生半点儿没见喜色,反倒眼神更冰冷。 对这个进门几十年的儿媳,官宦之家的闺秀出身,他太清楚她的一些想法。 但他以为,裕兴跟着他长大,从四五岁到如今也在身边。 旁人的婚事,他没有资格说话,裕兴这里,他总能做主。 儿子儿媳过来,看看方圆儿,就定下来。 他们在京都,他和孙子孙媳妇在这里安养晚年,没什么不好。 可是,就是这么简单的愿望,儿子儿媳都要拦着吗? 庞氏顶不住公爹的冷眼,伸手偷偷扯了扯丈夫的袖子。 孙玮更是头皮都发麻,他是儿子,也是父亲的亲传弟子。 自小就没敢反抗过父亲一句,如今为了儿子的亲事,他一把年纪居然要同父亲对抗… 但想想京都那边的安排,他又只能壮着胆子说道。 “爹,不瞒您说,我们在京都已经给裕兴看好一门亲事了。 女方是太医院副医正的侄女,家里也有兄长考了秀才,家境也殷实。 姑娘端庄贤淑,庞氏都是见过的。 对方也有意见见裕兴,若是看中裕兴,我会求了副医正把裕兴介绍到大学士门下读书。 到时候…” “到时候你用儿子的亲事,搭上了医正,就可以进入太医院,是不是?” 孙老大夫一句话堵的儿子脸色紫红,到底没敢再说话。 庞氏却是再接再厉,索性破罐子破摔。 “爹,话不能这么说。 裕兴是我们的长子,我们也是为了他的未来考量。 既然可以借力,为什么不借! 在这个小小的县城,小小的山村,对他有什么好处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