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 关于95-《一个精神病人的自述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18    关于95
    这个小插曲我没有放在心上。
    等到饭点,我没有回去,叫了施乐一起吃饭。
    施乐走进餐厅,一脸激动的看着我说:“真是太及时了,正愁没办法吃饭。”
    我拿出手机看看日期,了然了,又到了他最艰难的时间。
    吃着饭,施乐问:“对了,你现在还找精神病人吗?”
    原本是不用找的,书已经写完了。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我接了一句,“是什么病人?”
    施乐:“是一个小女孩。”
    小女孩?
    我想起了不久前遇到的那个。
    “大概5,6岁吧,说是自闭,看上去挺可怜的。
    家里又是普通家庭,她父母想登报寻求帮助。
    这年头就是住精神病院,费用也不便宜。
    有兴趣看看吗?”
    我知道他的意思,修心理学的不一定能拿到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证。
    这个证,我刚好有。
    他是想让我给小孩治疗。
    施乐虽然和我是同学,可惜后来因为一心想做记者,连考试都没去,他自然是没有证的。
    这年头,没有证还真不敢给别人看病,哪怕不收钱。
    “那就去看看吧。”
    新书暂时没有灵感,做点别的事情发散一下思维也不错。
    “好!我明天就和他们联系!”
    回到家,我习惯性的打开电脑。
    面对空白的文档,依然敲不出一个字。
    烦操的打开微博,看到多了几十个关注,还有几封私信。
    我依次点开私信,有问好的,有说喜欢我的书的,其中一封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    你好,我是在书店里无意间看到你的书的。
    其中的一个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,能问问那名得了妄想症的病人住在哪里吗?
    我想见见他。
    妄想症?
    张顺?
    从事心理方面研究的人都有一种职业病。
    那就是喜欢分析别人的心理,我虽然没有从事心理治疗师的工作,但是写书依然会揣测书里角色的心理变化。
    看完私信之后,我就开始分析。
    找一个精神病?
    为什么?
    他有什么目的?
    或者说……他身上,或者是他身边人的身上,发生了什么和那个人一样的事情。
    我摇了摇头,停下思路。
    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,都和自己没关系不是吗?
    把三院这两个字敲上之后,点击发送。
    很快,我就收到了回信,上面只有几个字。
    你,相信他说的事情吗?
    相信吗?
    自然是不信的。
    故事是真实的没错,但是那只是精神病人眼里的真实。
    心里是这么想的没错,不过……直接回复却是不行的。
    他像是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个同类,否定的话,似乎不太好。
    这个不太好,是指对病人的心理。
    只有认同他,认真听他诉说,才能快速的分析出病人最真实的想法。
    思索了一下,我敲出一行字。
    世界上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,说不定……这件事也是呢?
    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敢妄下定论。
    回复发出去之后,许久没有收到回复。
    我兴致缺缺的关掉电脑。
    不写了,等明天解决了小孩的事情再说吧。
    第二天清早,施乐的电话就来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